阳货篇第十七

引语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原文1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亟:屡次

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1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原文2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2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3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3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

原文4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4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原文5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释

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末之也已:末,无之,到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

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徒:徒然,空无所据

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文5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原文6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6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原文7
17•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

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磷:损伤

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

缁:音zī,黑色

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系:音jì,结,扣

译文7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原文8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居:坐

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害

绞:说话尖刻

译文8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9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群:合群

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迩:音ěr,近

译文9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10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

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10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原文11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11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原文12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注释

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窬:音yú,洞

译文12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原文13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13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14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14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15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15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原文16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

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肆:放肆,不拘礼节

荡:放荡,不守礼

廉:不可触犯

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译文16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评析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有所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从孔子时代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三千年了,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警醒

原文17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本章已见于学而篇第一之第三章,此处系重出

译文17

孔子说 “说话技巧满脸堆笑的人并没有多少仁爱精神 巧言令色始见于书 .皋陶谟: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其意为为什么要惧怕那些巧言令色又很奸佞的人呢巧言好话动听之言但前人的这种解释比较片面因为好话动听之言并非都是于事无补的正确的解释应是不符合事实的机巧之言令色和悦的笑脸其如诗 .大雅 卷阿: “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巧言 令色是使动用法意为 使言巧”“使色令”是伪装而取悦于人属于 “伪君子”一类

原文18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18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原文19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19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原文20
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

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

译文20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原文21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期:音jī,一年

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译文21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评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原文22
17•22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22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原文23
17•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23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原文24
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注释

恶:音wù,厌恶

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讪:shàn,诽谤

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徼:音jiǎo,窃取,抄袭

知:同“智”

孙:同“逊”

讦:音jié,攻击揭发别人

译文24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原文25
17•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25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评析

这一章表明孔子轻视妇女的思想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后来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

原文26
17•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26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
Next 下一页Prev 上一页Menu
 目录
Copy 复制Top
 顶部